青岛老村庄——杨家村,老台东残存的历史溯源

2022-11-01 14:20 • 阅读 264
穿越百年光阴,采世纪沧桑巨变,老台东的历史过往,记录着几代青岛人的时光印记。 然而,却很少有人知道,百余年前,在人们所熟悉的现在的台东公交车站附近,就曾是青岛建置初期市区九大村庄之一的杨家村所在地。今

穿越百年光阴,采世纪沧桑巨变,老台东的历史过往,记录着几代青岛人的时光印记。 然而,却很少有人知道,百余年前,在人们所熟悉的现在的台东公交车站附近,就曾是青岛建置初期市区九大村庄之一的杨家村所在地。今天,就让我们欣赏一篇旧文,一段残存的历史,了解台东这座老村庄的历史溯源。

明代永乐年间(1402年-1425年),一场大规模的“扫北战争”被发动,远在南方边陲的云南省也因战乱的连锁反应,百姓纷纷外出逃难。其中有一大群杨氏农民历经磨难、艰苦跋涉,来到崂山脚下的乌衣巷(村)。乌衣巷现在属于崂山,在明代属于即墨县,因此杨氏家谱称祖先来到“即墨乌衣巷”。落脚后,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在耕种上,与他们都存在很大的差异。他们在乌衣巷“休整”了一段时间之后,便另寻家园,再次迁居到后来称之为台东的地方。


德占青岛初期,标注的内界9个村庄(大鲍岛、小鲍岛、孟家沟、青岛、会前、小泥洼、台东镇、杨家村、扫帚滩)

他们在这里辟地盖房,烧荒种地,建起了最初的杨家村。随着村民不断繁衍,杨家村逐渐发展成了有四百多户人家、结构比较完整的村庄。杨家村传统的老房子,都是“乱插石”的泥土墙壁,有60厘米厚。矮小的平房之所以有这么厚的墙,或许是害怕北方的严冬,把墙垒厚点可以暖和些。屋顶铺着老式月牙状的小黑瓦。每家都有门楼子、黑漆门。门外两侧各有一个香窝,准备年节烧香用的。


1900年左右杨家村的位置示意图

从家谱上可以看出,杨家村的杨氏家族,分四大支。光绪33年,杨家村就在李村河西村的山头上开辟了杨氏茔地。五百年前杨家村建村时,四面八方都是荒草野地。后来离杨家村比较近的亢家村、田家村、吴家村、海泊村、太平村,那时连一点影子也没有。杨家村不仅是台东一带最早的村庄,而且很可能是青岛市区最古老的村庄。如果以现在的标志来界定杨家村的地理位置,简而言之,即是辽宁路东端200米一段的两侧一带。南侧面积大,能占全村的三分之二。南北的长度有300米,全村总面积约有6万平方米。北侧那部分呈斜坡形,北高南低。出村再往北,地势越来越高。辽宁路南侧那部分地势低且平坦,当年杨氏难民建村时,选择了这样一片土地,一定考虑到了这里背着凛冽的北风暖和一些。


台东一路残存的里院式建筑(拍摄于2017年)


目前正在改造的情景

若是细说杨家村的方位,则是南至道口路、北至滨县路、东至郭口路、清和路,西至山口路(现在也是道口路)。其中包括全部的平定路、道口路,大部分的姜沟路、部分顺兴路和全部滨县支路。如今辽宁路与滨县支路路口处的市北城市管理局,就在杨家村内,这个位置本来是杨氏第15代“可”字辈杨氏的院落。

后来陆续有外人来杨家村居住或经营工商业,随着杨氏家族人口的增加,杨家村人也向外“输出”,以迁居亢家庄的为最多。作为青岛市农民篮球代表队成员之一,在山东省农民运动会上夺得冠军的杨孝书,原来就是杨家村人,后来迁进了亢家庄。


青岛丝织厂前身旧影

有着五百年历史的杨家村,在此后三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,村民都是以种田为主,捕鱼为辅。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青岛工业快速发展,杨家村的村民才逐渐去附近的工厂做工。同时杨家村的工商业也渐渐兴旺起来。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,杨家村的经济收入,已基本由农业、渔业转变为工商业。杨家村的青壮年务农的很少,大多都到大工厂去做工了,如瑞丰丝织厂(青岛丝织厂)、大英烟草公司(青岛卷烟厂)、大裕橡胶厂(同泰橡胶厂)、青岛啤酒厂等等。日伪时期,日本人曾在顺兴路杨家村路段开了几家洋行,有于高洋行、大青洋行等。杨家村人也有在洋行做工的。日本老板很刻薄,工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,工资又很低。

杨家村村民也开了一些小工厂,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,住在顺兴路的一杨氏之后,开了鲁兴家庭铸造厂,铸造小齿轮、小皮带轮毛坯。杨氏村民还在杨家村东南,即后来的11路车台东总站的位置,开了一家专钉木头包装箱的场院,为青岛啤酒厂、大裕橡胶厂提供包装箱,生意挺兴隆,有十几名工人。辽宁路第二面粉厂后面的昌乐路一带,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是一片田地,那时杨家村村民在这里种植蔬菜,但这已是杨家村农业谢幕前的演出了。


山口路消失在九十年代初的城市建设中(王挺拍摄于1991年)


如今的同一位置

辽宁路是青岛的交通大动脉,青岛解放前后,台东邮电局西侧的山口路有马车总站。车是那种带篷的拉客马车,除了车夫,还能坐4位乘客。马车路经辽宁路、胶州路、中山路,直到台西区的云南路。为了不污脏马路,马屁股上系着接马粪的布兜,这就是过去年青人背的“马粪兜”的来历。


清和路靠近台东一路处,那时还是拉客的小卧车(轿车)的始发站。小卧车路经辽宁路,终点站在中山路。由上述可见杨家村中的那段辽宁路车水马龙,人来人往,这段辽宁路是杨家村的商业街,街上店挨店、馆连馆。其中有源盛栈酒馆,自家酿造的黄酒节日里必上杨家村人的饭桌。有外村杨氏开的饭馆,专做大锅饼卖。拉车的、扛大包的力气汉子,常来吃烩锅饼。有陈氏开的中药铺,还有顺天馆酒吧(舞厅)、照相馆、麻将馆和扎彩铺(扎办丧事用的纸车、纸马、“金童”、“玉女”等等)。另外,在滨县支路有兴隆货栈,卖米面油盐等食品。还有推小麦、苞米的磨房。


台东一路残存的里院建筑(拍摄于2017年)

杨家村的人有很强的家族观念,杨家村早年就在清和路与台东一路拐角处建造祠堂。堂内挂着黑漆金字的“敬修堂”大匾,供桌上摆放着杨氏祖先的牌位,墙上张贴着杨氏家谱。每逢除夕夜,杨家村户户都要去祠堂烧香、烧纸、磕头。祭奠祖宗之后,再给本家的长辈拜年。接着在夜间要拜遍全村的长辈。祠堂的“堂主”除了日常看管祠堂,还要负责把祠堂的房租收入积攒起来,以备过年买供品祭祀祖先。祠堂还另有闲房停放杨家村老寿星备用的棺木,这些棺木直到“文革”才清埋了。文革除“四旧”,拆了祠堂,后来这里盖了7层的居民楼。

年除夕除了全家喜气洋洋地吃饺子,恭恭敬敬地给长辈给乡亲拜年,老老少少还特别兴高采烈地放鞭炮。杨家村的顺兴路段,除夕夜鞭炮声之大、燃放时间之长,当年在岛城是有名声的。除夕之夜家家都要在十字路口朝西南方向烧纸,纸的周围还要划个圆圈。烧纸是给祖宗送去过年的钱,划圈是防备把“钱”丢了。“朝西南方向”对杨家村的人有着不同的感觉,那是一种真诚,是实实在在地怀念祖先、追忆祖先。

那时台东五路有座胡三太爷庙,据说原来是狐仙庙,因为跪拜狐仙不大符合民间的习俗,后来“狐仙”就演变成了“胡三”,变化成胡三太爷庙。每年正月初三,杨家村的人必去胡三太爷庙进香。这庙拆得较早,后来在原址上建了台东五路小学,以后又改名为台东六路小学。正月初九,杨家村的人还要去道口路的下村庙烧香朝拜,同时赶盛大的萝卜会。其实下村庙和萝卜会就在杨家村里。


民国三十年重修清溪庵纪念(源自青岛档案馆)

下村庙因建在下杨家村而名,亦称清溪庵,是杨家村的重要遗迹。下村庙从正门进去,中有玉皇大帝殿,东有关帝圣君殿,西有火帝真君殿。还有青龙白虎殿,送子观音菩萨殿,以及土地庙。这里的佛像比湛山寺的还要高大。庙东角挂着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钟,一拉系着铁钟的绳子,钟声传得很远。庙门外有两根大旗杆,旗杆下端的石垛子的长宽高都有1.5米,旗杆底部的直径也有30厘米,旗杆上挂着长条黄旗。


当年曾经仅存的两栋厢房(源自青岛档案馆)

那时每年正月初九,下村庙都有热热闹闹的萝卜会。萝卜会那天,从大裕(同泰)橡胶厂墙外的道口路,东至的郭口路,北至辽宁路,人山人海。杨家村的人在家门口赶萝卜会,萝卜会也就成了杨家村的大节日。萝卜会上不仅有许许多多卖萝卜的,还有各类民间小食品,以及卖泥老虎、双管小竹笛、玻璃鼓鼓咚、叭哒猴、皮猴子等玩具的。卖烟花爆竹的摊子也很多,萝卜会上还有变戏法的、练气功的、唱小戏的、打拳摔跤的。最让老百姓开心的,还有那些踩高跷、跑旱船、扭秧歌的杂耍。再加上锣鼓喧天,鞭炮声声,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。


位于道口路的杨家村下村庙厢房原址(林庆胜摄)


厢房未拆除前影像(俞宗海拍摄)


被拆除的厢房(文史学者王栋供图)

1965年1月23日,经青岛市人民委员会批准,台东区拆除道口路15号“清溪庵”,改建台东区少年宫工程,仅存两栋厢房。厢房屋顶上的月牙形小黑瓦,也因年代太久破损漏雨,已被换成现代样式的太平瓦。门窗也更换了,窗变大了,门变得透亮了。但是屋檐的精工细作的多层次多插夹黑砖、支撑屋檐的14根朱红色的方形木柱、和近1米高的朱红色的护板,依然显示着当年庙宇的庄重与华美。2005年,这两栋挂着市北区新闻出版办公室、市北区图书馆、市北区文化局等文化单位牌子的老建筑,也被彻底的拆毁。


原杨家村地址,如今是新建的荣华小区。(林庆胜摄)


如今正在进行墙面粉刷整修的荣华小区

杨家村的老式平房,现在几乎都变成楼房了。尤其是辽宁路南侧的杨家村地面,全部盖成了气势宏伟的七八层居民楼——荣华小区,毫无早年杨家村的痕迹。


杨家村现在仅存的位于清和路6号的老房子,老建筑早些年还有着些许历史味道。(林庆胜摄)


滨县路拆迁改造,周边老建筑基本都已搬离,老杨家村仅存的老宅残破的影像。(拍摄于2017年)


如今的清和路6号现场照片

值得庆幸的是,在辽宁路北侧的杨家村,还能看到杨氏传统老房子。在台东一路与清和路拐弯处,有孙氏两栋老房子。月牙形小黑瓦的屋顶,60厘米厚的墙壁,黑砖黑瓦的门楼,整块木板的黑漆门。这两栋房子分别经营摩托车修理部和美容院,这里原本可以成为老杨家村的展览品,城市历史怀旧的“宝地”。可惜常年得不到保护,房屋破坏严重,加之随意的修缮改造,如今看来,几无历史可言,甚是可惜。


本文由本地通发布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qingdao.bdtong.com.cn/bd/359.html